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每一个“偶然”,都记录和反映了当时的文化、思想,生产力的发展程度以及人们的生活状况。许许多多的、局部的、短时期的“偶然”,发展组成了全局性的、长久的“必然”……
未来格局如何变化?局势将走向何方?
由成都商报、每日经济新闻、第13届成都家具展主办的“2012成都家居市场产业论坛”,就是为这个发展中的行业照一些照片,录一段完整的像,让所有局里人和准备入局的人,通过“照片”和“录像”,看清格局判断下一步的走势。
世间万事,知其所来,方能知其所往。断势,必先说史,穿越回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初期,一路穿梭家居行业发展的这近30年,一起梳理家居市场。
上世纪80年代初
状元街的“寄卖行”
家居专业市场的前身
上世纪80年代初,在大部分人的家庭生活中以“打家具”为主,即便是单位需要办公或宿舍家具,也是由各自的工会、厂务等管理部门请木工做。今天的四川省家具行业商会会长王学茂,在那个年代就与同行们为当时的512厂、电信局、空压机厂、611研究所等单位做木工活。新中国成立前,成都全城只有一条不足10米宽的状元街上,有几家加在一起也不过两三百平方米的“寄卖行”,这里的家具多是人们搬家时,留下二手家具寄存于此进行售卖,这也成了成都家居市场的影子,一直延续到改革开放前。
1981~1985年间,在今天的武侯祠外、王家坝、金家坝、锦里西路、牛市口、海椒市一带,聚集生活着一批以打家具为生的手艺人,在这些手艺人生活的地方,木匠们开始为订做家具的单位、工厂进行来料加工,同时,又通过来料加工,赚取实物木料,来做家具,而他们的销售地点就在家门口,于是形成了成都第一批前店后厂的销售模式。
上世纪80年代中期
国有企业为主导
运输公司办起首个家具商场
如果说“寄卖行”和“前店后厂”是一种民间行为,同期的计划经济则派生出了一批作为主流的国营体系的家具企业,奠定了家具行业基础。
“当时,按照市场需求计划生产,主要分配给木棕厂还有二轻下面的几个家具厂,各个厂生产计划量产品后,多余的木料再生产成3门衣柜、高低床、五斗柜、写字台、梳妆台五大件,进入状元街销售,在状元街有了可以对外销售的民用家具商品。”
王学茂回忆称,80年代中期,乡镇企业、个体企业开始发展,沿街为市的锣锅巷开始向玉带桥蔓延。当时的汽车运输公司副总经理徐鹏秋带领运输公司一批工人,在玉带桥办起了首个家具商场———国营成都家具商场。
国营成都家具商场的创办,同时拉开了家具商场以及成都家具企业的发展序幕。一时间,西北方有卧龙家具厂,新繁有新都沙发总厂(今天的鸿基前身),南有八益家具厂、簇桥家具厂、东有南洋家具厂(今天的圣地亚家居集团前身)、北有明月家具厂为首的民营家具厂大发展,家具厂的兴起又带来了床垫厂的发展,八益、长城、雅新……各类家具也就聚首在以国营成都家具商场带动的玉带桥商圈内。1988年,南洋家具厂以首个民营为主导的南洋家具商场在府青路形成。就此形成了上世纪80年代家居市场的雏形,其销售模式更多以自有产品的展示销售为代表。
上世纪90年代初
取经乐从“鱼塘”店
成都有了专业市场
80 年代末期,民营个体经济迅速发展,上世纪90年代初,广东广湛公路边上曾全是鱼塘,随着家具需求的发展,当地的人们,就在鱼塘上铺设木地板,上面卖家具,下面喂鱼,如此形成了两公里左右长的生产作坊和门店,也形成了乐从最初的市场原型。当时的武侯区刚刚规划建区,于是王学茂与武侯区工作人员一起在乐从取经。
1991年9月,川藏路上修起了第一座八一家具城(如今已改名为八益家具城),68天后的12月18日,投资292万元、 14000平方米的八一家具城开业了。八一开业后的第三个年头,人民南路上的青田家私、将军碑的熊猫家具商场、琉璃厂的红日家具商场、府青路上的南洋家具商场……陆续出现。1995~1997年,八一不断扩大经营,1996年,太平园修建,与八一汇集成一条“家具十里长街”,形成辐射中西部,以批发为主,被行业誉为“中国西部商贸之都”的大型家具批发商圈。
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
成都家具市场开始包罗万象
据青田家私副总经理林松回忆,1994年,一些零星从南方和北方进入成都的板式家具就像在敏感的成都“家居时尚界”丢入了一颗炸弹,极具商业敏感的成都家具商,开始从沿海家具生产基地代理品牌板式家具进入成都销售。此时,这一大批以集纳经销商、代理商,或以商场名义集中代理的家具商场,在市区内形成。
在新创意家私总经理王一工眼里,玉带桥真正成为成都高端家具的摇篮,是从1995年香港家具协会和深圳家具协会在人民南路办了一次展览后开始的。洋气的成都人迅速接受了高品质家具,玉带桥周围老的卖场开始提档升级,有了装修和环境,也有大量资金进入这个行业,在玉带桥开店。
成都建材业的发展也从1996年开始提速,标志性的事件就是1996年博美装饰城(现西门博美)的设立,从小市场跨越到品质感很高的大型商场,让成都人趋之若鹜。
成都的家居行业自1996年之后,依托棕南棕北以及五大花园等第一批商品房的兴起,也进入了飞速发展的全盛时代:1997年,青田在城南最富的芳草玉林商圈新开了3000平方米的衣冠庙商场,青田家具成为大众最喜爱的时尚家具;新创意开始引进国际国内欧美家具品牌,其时尚尖端的卖场品味引领着成都高端人群的家居品位;意点成为特立独行的小众个性人群中意的创意家居卖场;占据着玉带桥商圈最大口岸的圣地亚家居率先在引入沿海高端品牌,于1999年成立了成都第一家以欧式风格为主的圣地亚欧典馆;而买相因买实惠家具的成都人会选择到红牌楼的“家具十里长街”去淘相因打批发;城南买高端家具就去好百年……成都包容的城市性格也体现在了家居市场,几大家居品牌卖场走上各具特色的经营之路。
21世纪
成都家具专业市场进入全球化时代
随着家具市场容量的增加,成都家具行业迅猛发展,而成都也随之成了家具品牌抢滩中西部的重要战略据点。2002年,富森·美家居城北装饰材料总部基地营业,2005年,百安居进入成都,2006年宜家进入成都,2007年红星·美凯龙成都一店开业,2008年富森·美家居(城南)国际商城开业。它们在经营方式、思维模式、宣传模式上给传统的家居卖场很多启发,改变了成都家居温文尔雅的气质。成都家具专业市场进入全球化时代。
2011 年,成都家具市场进入一个发展频率最高的时期,在这个时期,体量大成为一个重要的时代特征。2011年富森·美家居家具MALL、居然之家开业,元瑞国际家具商城(一期)亮相双流,在新都,家和家园国际家居商城、爱灯堡西部灯饰采购中心相继火爆招商,在青白江,大港建材城、华川银地建材城、青龙建材城蓄势待发……1000余万平方米的新生专业市场从2011年开始强势登场,对于之前平稳发展的成都的家具市场不仅是推波助澜,更多的是一种轰动式的爆炸。
成都装修第一网编辑综合整理报道,更多资讯请登录:http://cd.zhuangy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