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装修网

400-680-0011028

装饰公司

  • 装饰公司
  • 家居建材
  • 设计师
  • 工长工人
  • 效果图
  • 搜文章
  • 搜产品
  • 搜视频
如何挑选装修公司,大数据来帮你!

行业标准缺失 成都部分精装房蒙人"板眼儿"多

来自:www.zhuangyi.com日期:2010-08-20 17:58:51
而对于开发商提供的“精装修标准”,业内人士更是不屑一顾。刘超表示,现在国家根本没有这方面的标准规定,这些标准全是各开发商自己做的,没有公信力。同时,记者在查询有关资料后也得知,目前成都市建委还没有出台精装房的强制性标准,而且行业协会也并未开展标准制定的前期工作。
    瓷砖——马可波罗、新中源;地板——圣象、升达、大自然;洁具——TOTO、美标、科勒;乳胶漆——多乐士、立邦……当开发商拿着这样一份装修交付标准摆在你面前时,你会不动心?相信多数人会表示“认同”、“还不错”。更多的人会觉得,一两千元每平方米的装修费,就能用上这么多一线品牌的饰材“太划算”。可记者调查的事实却大相径庭。

    品牌建材等级 价差大

    最近,家住成都市龙泉驿区的张先生心情烦躁。月初,他被临近楼盘的宣传广告吸引:均价每平方米4000元,再加2000元即可获得“专属精装修”,包含家具家电、一线饰材等等在内。一直想购置新房的张先生心动了,走进楼盘售楼中心详细了解了各种交付标准后,支付订金、签订了购房合同。

    几天之后,张先生在看到了开发商出具的 《楼盘精装修标准明细规定》后,感到了一丝不安,“从头看到尾,没有一句能证明精装修后的房子是否符合国家环保要求。而且各种饰材,除了品牌之外,规格型号、样式材质、价格之类的详细说明都没有。”7月12日,张先生说。

    他进一步解释道,合同上说的是用美标的洁具,但是没有型号。美标有四五百元一个的马桶,也有一两千元一个的,“两者有本质上的差别”。还有地板、乳胶漆等等,都没有一一写明,“一线品牌又怎么样?一线品牌里还不是有等级次的,质量差很远的。” 张先生担心今后发生纠纷,向开发商要求退还精装房订金,只保留商品房购买部分。

    房产专用饰材 难寻觅

    据记者了解,类似张先生的遭遇在目前的精装房市场上并不少见。现在成都的不少楼盘都推出了精装房系列,号称“装修标准”基本都在每平方米1500元以上。有的楼盘为了“彰显业主身份”,在房屋设计这一块聘请顶级设计师,每平方米的设计收费高达3000元。值得注意的是,在记者的走访当中,大多数开发商提供的 “精装修标准规定”中,只有饰材品牌,没有型号、样式、价格等等。基于此,多数购房者心中梗着一块大石头,“现在说得好,但房子在实际装修中遭偷梁换柱,我们根本不知道。”

   “再高端的品牌也会有低端产品,且价格区间往往高达数千元,如果不注明具体型号、价格等等,由开发商自由决定如何使用,今后必定会引起各种各样的纠纷。”川豪装饰工程中心总监苟永民介绍说。

    他还介绍,现在有的开发商也学精了,针对有消费者会拿着合同到市场里去“比价”的情况,在“精装房标准”中来了个“专用饰材”、“专属定制”等,声称自己楼盘所使用的饰材都是直接到厂家定制,属于“专用”,市场上根本查不到价。“这也给开发商在今后的纠纷中维护自己的利益留足了空间。”

    提供品牌表述 绕圈圈

    此外,还有一个细节让张先生下定决心不购买开发商提供的精装修。在开发商提供的标准中,对于电视机这一块约定是“三星或同等价值的其他品牌”,但却没有注明同等价值品牌是什么品牌,又是什么具体价值。“一万元,能买三星的液晶,也能买到索尼、LG,还能买到海尔、长虹、康佳,品牌太多了,质量也是各有高低,这样的约定完全没有考虑我们的利益。”张先生说。

    13日,一位成都市房地产行业的业内人士透露,一方面,开发商是出于规避供货风险的考虑,一方面则是为日后替换低价值的产品预留足够的空间。通常开发商会用弯弯绕的形式,在签订合同时,以大品牌留住购房者,然后在实际的装修过程中用低端品牌替代,因为他们都是“同等价值的其他品牌”,购房者被绕进文字游戏的圈圈,不服气也不行。

    精装修标准 莫得谱

   “对于开发商说的那些精装修标准,根本信都不要信。”在成都高高装饰公司,有着多年装修经验的设计师刘超直截了当地说,“每平方米1500元,还包括各种饰材、家电、家具在内,而且都是一线的大品牌,你觉得可能吗?要是真按照开发商的标准执行,每平方米没有3000元以上的价格,根本做不下来。”

    而对于开发商提供的“精装修标准”,业内人士更是不屑一顾。刘超表示,现在国家根本没有这方面的标准规定,这些标准全是各开发商自己做的,没有公信力。同时,记者在查询有关资料后也得知,目前成都市建委还没有出台精装房的强制性标准,而且行业协会也并未开展标准制定的前期工作。

    在一个新领域里,如果没有相关的国家强制性标准进行约束,那就只能“革命工作,全靠自觉了”。可现在的开发商又有几家能“自觉”呢?

   “其实装修质量才是我们最担心的。”准备买精装房结婚的成都市民陈先生道出了自己的担忧,“高级橱柜、优质防火防盗门、进口地板等,这些是可以在精装房装修配置中看到的,但其质量和开发商的装修水平、效果怎样就只有天知道了。”

    就像电影《爱情呼叫转移》中的经典台词一样:“精装房里用的永远都是名牌,但却是其中最廉价的一款。”

     报告解读

    哥卖的不是房是身份

    在目前国内房市整体受国家楼市调控政策影响的时候,不少开发商却“弄死不松口”,更有人发出了“现在中国的这个房价,还买不起房的,都是穷人”的“著名”论调。

    有例为证。近两年来,我国房地产市场总体上处于疲软状态,其原因企业说法不一。有说因为消费者观望情绪渐浓的,有说因为国家调控影响严重的,最近又冒出一种新鲜理由,一开发商说:“早就降价了,还是卖不动!”而且“八折、九折的优惠随处可见,有的还送精装修,我们能做的都做了!”

    有专家指出,在中国这个无比巨大也无比复杂的市场中,房地产开发商对于控制房价“虚胖”肯定是有办法的。实话实说,导致目前房地产市场疲软的原因,无非这么几条:价格太高,普通老百姓买不起;国家宏观政策调控楼市,市场持币观望情绪渐浓;银行对个人购房贷款采取 “收紧政策”。把这些说出来,应该不会对开发商造成什么负面影响。况且,一味地说什么因为国家政策影响,又因为消费者在观望,有什么意思?现在随便谁都清楚,咱们国家的楼市整体价格一直虚高,只不过在金融危机过后,新一轮的“泡沫”正在形成,离“胀破”还有一段时间而已。

    其实,明眼人已经看出了隐藏的一个另类逻辑——首先,一大批富裕起来的国人已经有能力去消化楼市的高价泡沫。此外,商品房作为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在市场内拥有稳定的价格支撑基础。有了这两个重要基础支撑,开发商对于楼市的高价也就没那么担心了。于是乎,所谓的“控量保价”策略就被创造出来了。

    据了解,控量保价,创意于医学上的“饥饿疗法”,即按市场实际需求适当控制供货量,比如开发商只限量供应八成特价房,消费者就会觉得“这个好,有搞头”,于是房价便会变得越来越坚挺。而待市场“饥饿”到一定程度,开发商找准时机宣布,因为“诸种原因”上调房价。对于已经饥饿的消费者,此举犹如火上浇油,知名品牌开发商、热销楼盘等的知名度和稀缺性立刻显现无疑。

    于是乎,消费者觉得好房难买,买了就涨,越涨越高,喜啊;开发商觉得有盘就卖,卖了又建,建多赚多,乐啊;银行觉得有项目就放贷,贷了又贷,贷多赚多,欢啊……房价开始咆哮着一路向上猛蹿,涨啊!

    这一个策略国内多数品牌开发商都用过,而且屡试不爽。一开发商甚至喊:“要到国外去盖高层住宅,打造中国楼企的航空母舰。”外国人能到中国来“抢地盘”,为什么我们就不能?他还表示,在今后,或许楼房产品的投资功能、身份地位象征性等将会被继续放大,住宅功能会保持不变。有人读出了其中的潜台词——哥卖的不是房,是身份。
上述内容为转载或编者观点,不代表装一网意见,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推荐
如何挑选装修公司,大数据来帮你!

免费设计在线报价

结合当地市场,大数据实时分析计算

手机版

小程序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