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又到了家装、建材、家具消费的高峰期,市场一路飘红的同时,不少家居投诉也初露端倪。记者从四川省保护消费者权益委员会投诉站了解到,2010年四川省消委会共受理投诉36411件,其中家具类和装饰材料类投诉共计1781件,占总受理案件的约4.89%,投诉的问题涵盖产品质量、产品安全以及营销合同等方面,但主要还是集中在产品质量上面。对于不少初次装修的消费者而言,规避消费陷阱更显得尤为重要。在家居消费中常常容易出现哪些问题?怎样才能少走弯路?我们从受理投诉中总结了三大具有代表性的案例,特为广大业主一一呈现,以表警示。
家居消费陷阱
售后服务隐藏欺诈
事件再现:张先生购买了某知名品牌的乳胶漆,辊涂后满墙气泡,商家的售后服务人员答应赔付3桶涂料让张先生在原来的墙面上重新喷涂(事实上之前墙面涂刷已经让张先生用掉了5桶漆),但必须自己承担120元的遮蔽费。由于急于装修后入住,张先生勉强答应了商家的要求,可是当商家承诺的3桶乳胶漆送达时,张先生发现是已经过期几个月的库存产品,连桶身都是被压扁了的,张先生一直在找商家交涉,但至今未果。
问题症结:急于入住新家的想法,让消费者疏于对于建材产品质量和服务的全面把关,给了不良商家可乘之机。
专家支招:家装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家装的每一个环节,都要高标准严要求地进行把关,不要因为图一时之快而为家装品质埋下隐患,欲速则不达。
家居消费陷阱
装修预算故意漏项
事件再现:王小姐选择了一家报价相对较低的装饰公司给自己的新房做装修,商家制定的装修预算不仅能满足王小姐的装修需求而且远低于自己的装修预算。可是在施工正式开始以后,却凭空多出许多预算表中没有的项目,和商家交涉后,王小姐发现这些项目竟然非做不可,否则根本不可能达到当初的设计效果。装修还没结束,装修费用竟然已经超出了预算一倍多,这让王小姐叫苦不迭。
问题症结:一分钱一分货,只图便宜而忽略家装品质往往就会得不偿失。
专家支招:加强装修前的学习和调查了解,依法与家装企业签订正规合同,加强履约过程监督,更多地关注性价比,切实维护自身利益才有基础。
家居消费陷阱
主材只报品牌不报型号
事件再现:赵女士工作很忙,没有精力对装修做到事事亲力亲为,于是将新房基础装修和主材购买都全包给了一家装饰公司来做。装饰公司在报价表中提及的主材也都是市面上的知名品牌,这让赵女士安了不少心,可当主材送到家时,赵女士发现这些主材的型号要不就是早已停产的过气产品,要不就是一些有明显缺陷的残次品,赵女士大呼上当。
问题症结: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往往令消费者吃尽哑巴亏,信任不能建立在不值得信赖的家装公司身上。
专家支招:尽量选择正规公司或具有规模服务能力的品牌公司,质量和服务才能得到保证。家装是大宗消费,建议大家不要把家装工程交付给不具备资质和能力的非正规企业、游击队或者是接私单的包工头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