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市民认为,禁止“二次装修”否定了业主的个性化设计需求。对此,四川省住建厅房地产监管处相关负责人解释称,标准将针对开发商设计环节作出规定,开发商要向购房者提供菜单式的基础装修方案。装修前,业主从多种基础装修方案中,选择适合自己的一种,随后,开发商方可进行装修,“如果最开始就满足了个性化需求,业主也没有必要二次装修了。”
不过该负责人坦诚,相关规定在实际操作中很难量化,因此,住建厅下一步将出台配套的监管政策。
据介绍,四川省住建厅早前曾对《标准》进行了公示,目前正根据公示期征集到的意见进行修改,预计年底前正式出台。
行业预测 竞争压力加剧
推荐成品住宅,必然对家居行业带来不小“震动”,有业内人士认为,这“一池水”还将被搅得更浑。
掌上明珠品牌总监陈顺亚表示,“对家具和软装企业影响不大,相反会更刺激消费者通过购买更多具有特色的产品来营造个性居室,这必然催生更多有创意的企业,而这也就意味着现有家居企业间的竞争压力更大。”
的确如此,随着未来成品房市场井喷式增长,龙头家居企业与开发商合作的深度加深、合作模式的不断完善,市场份额将不断被集中,家居行业洗牌进程也势必加速,具有持续创新力的企业才会被市场与消费者认可。然而值得一提的是,除品牌之间竞争压力更甚外,想要与成品房开发商合作的家居企业,也必须承担更多压力。
富森美家居营销经理刘松认为,家居建材企业可以与房企直接合作,在成本管控上省掉了流通环节的一部分成本,但想中标必然也要压低产品价格,利润反而被摊薄了,因为其中有很多潜在成本,而这些潜在成本中就包括高昂的资金成本。
成都装修网了解到,一般参与成品房的家居建材企业中标后供货给房企,但房企不会收货即付款,多数开发商是在房屋交付给业主之后,房企再付款给家居建材产品的供应商,这种付款方式对家居建材企业考验也非常大,因此垫资也会是企业头上又一道紧箍咒。
笔者观察 成品住宅时代 拼的是实力与创新
曾听说过一个十分形象的比喻:“房子就像是衣服,而家居建材是扣子。”
20年前,很多卖扣子的小店小摊,现在都消失了,但现在人们使用扣子的总量并没有减少,经营扣子的企业也比当年的规模要大得多。
也就是说,以前各家居品牌比的是价格、网点密度,而今后比拼的将是资金实力、管理能力和资源整合能力。尤其是成品住宅时代,家居建材品牌想要在未来获得更稳定的大发展,必然都会由集团总部直接与地产商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各地的代理商则负责安装及售后服务,而购买市场上6成以上成品房的消费者,也会从以前的买材料转为买服务。
当然,在合适的时候选择合适的精装是未来趋势,成品房一定时间内不可能一统天下,毛坯房或许还会生存很长的时间。对房地产以及家居建材企业而言,想要获得更大的市场,必然需要符合市场规律的转型,迎合消费需求就是重中之重,除优质服务外,产品本身安全环保有新意,就是可持续发展的不可或缺的元素。
四川精装房要禁二次装修 你持啥观点 欢迎来吐槽
8月19日上午,省住建厅对《四川省成品住宅装修工程技术标准》进行审查,《标准》拟规定开发商提供4套以上装修模式供购房者选择,交付后的成品房将禁止购房者进行二次装修。
此举是推进节约型社会发展?还是会使家装风格千篇一律,毫无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