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首个建筑工业化基地投产,未来成都将重点打造100%预制化建筑
“建筑工业化是未来建筑业发展的必然方向。”成都市建工集团董事长杨祖华说。作为全省唯一的建筑工业化基地,四条生产线满负荷下,一年能生产预制部件15万立方米,能满足150万平方米的建筑工业化工程的需求。
现场探索:
工作8小时即可完成
投产当天,基地内正在生产成都市首个建筑工业化示范项目——绿地东村幼儿园的叠合板。现场的工作人员在电脑上进行操作,混凝土从机械设备中均匀地倾倒在流水线的磨具里,并通过流水线上的底板震动在磨具里成型。
“工业化的生产效率也要高很多。”基地总工程师李锋介绍,叠合板在完成后在流水线上的养护仓里进行养护,只需要8小时左右即可完成,还能够控制相应的温度和湿度以达到最优效果。
不仅如此,流水线的生产还能推动产业的转型升级。建筑工业化将带动包括设计、施工、建材等50多个关联产业进行技术创新。并推进建筑业由劳动密集向技术密集转变。“当我们的预制化率达到30%左右时,用工量将减少50%。”孔文艺说。
目前来看,与传统方式相比,建筑工业化的模式在造价成本上要高10%到20%。“今后,随着新技术的成熟和普及,成本肯定会降下来。”孔文艺说。
未来方向:
100%全预制化率
“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的新项目,预制化率100%,这将成为成都市第一个100%预制的建筑。”孔文艺说。
孔文艺口中的100%预制化率,是指整个建筑的所有部件完全通过工业化进行预制。“包括内部装修在内,全部都预制好了。”这意味着,这栋建筑的墙面、地板等,将直接按照事先的设计装修好,组装完成后,不需要再进行任何加工。“国外的许多建筑都是采用这样的方式,既方便又环保。”孔文艺介绍,建筑工业化不仅能够全面提升建筑物的综合质量和品质、较大幅度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实现文明施工,节能效果也非常显著。“当建筑的预制化率达到30%时,将实现节水40%、节能30%、节时20%、节材20%、节地20%、减少碳排放20%,真正做到工地现场无粉尘、噪音、污水。”
杨祖华介绍,下一步,成都将全面推广建筑工业化建设。
链接
什么是建筑工业化?
孔文艺用“搭积木”来形容这种修建建筑的方式——“积木”在生产线上制造完成,到施工工地只需要按照说明书搭建就行。“在欧美发达国家,这种建造方式已经普及了,我们才刚刚起步。”
在生产线上,用钢筋水泥筑成的围墙柱子、墙身、压顶可同时进行。生产好之后,各个部件可以通过卡口和灌浆套筒进行连接,整个建筑的组装过程就像是在拼装玩具模型。
这样的房子牢固吗?“这样制造的建筑,国家是有明确标准的,满足不了相应条件,就不允许这么建设。”相反,通过建筑工业化方式建设的建筑,由于技术的先进,有着更高的抗震强度。以“搭积木”的方式建房子,技术的难点就在“积木”与“积木”之间的结合点上。“而我们现在的技术,结合点比混凝土还要牢固。”
建工集团还在基地内修建技术中心,用以保障预制部件的质量。“技术中心主要负责各类预制部件的研发,以及预制部件的质量测试。”孔文艺介绍,在技术中心他们将通过建模的方式,对预制部件的强度、承载力、裂缝宽度等进行测试,以保障产品的质量。